世界第一枚有齿孔邮票
中国集邮报  徐洪
 

    世界上最早的邮18405月诞生在英国的“黑便士”,是有背胶、没齿孔的。发行之后发现,在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不便识别,容易被重复贴用。英邮政当局决定终止印制和使用已经面世九个月的“黑便士邮票;而于18412月利用“黑便士邮票的原印版,改换红色油墨重新印制邮票,习称“红便士”。它的票幅(19x23毫米)和邮局版张(12x20=240枚)与“黑便士一样,自1841210日开始正式发行使用,以此取代了发行量为6800万枚的“黑便士”邮票。   

 

早期的“红便士与“黑便士一样,也是没有齿孔的。寄信时要用剪刀将邮票一枚一枚地从版张上剪下来贴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据史料记载,在1848年,一位记者急于往外寄发稿件,在往信封上粘贴邮票时,身边却找不到剪刀来剪开邮票。他急中生智,用领带上的别针在两枚邮票的间隔处先扎出一排小孔,然后再撕开贴用。一名爱尔兰籍年轻人亨利·阿切尔,目睹了此情景后受到启发。他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经过一番斡旋,邮局采纳了他的为邮票打孔的建议。从1854128日开始,“红便士邮票就开始“长牙齿”了。这就成了世界上最早有齿孔的邮票。   

 

有齿孔的“红便士邮票,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征,使用起来也方便多了,当称为今天有齿孔邮票的始祖。打那以后,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用邮需求,“红便士邮票在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期间,曾反复再版加印了一百多次,累计发行了210亿枚!一直使用到187912月,时间长达几十年,是当时邮票的“主力军”。由于印制的批次不同,“红便士的齿孔度数也不尽相同,但以P14度的齿孔为常见,而早期P16度(细齿)齿孔的“红便士邮票则相对较少。   

 

最初在给“红便士邮票打孔时,由于设备和操作等原因,导致定位不准,而出现邮票打孔移位变体的现象。图3就是一枚齿孔严重向右、下大移位的变体票。   

 

虽然“红便士邮票发行量巨大,使用时间较长,存世的信销票也较多;但由于它具有邮票史上第一枚有齿孔邮票的特殊地位,早期“红使士实寄品便成了传统集邮爱好者和邮史研究者眼中的宝贝了。特别是接近打孔首日的,尤为罕少难觅,身价自然高贵了。据200712月第96期《中国集邮报》报道,一枚1852514日贴有齿“红便士邮票的实寄封被拍到10350英镑,原来这是一枚在正式打孔之前的“试打孔票”实寄封。而图4是笔者收藏的一枚185451日的袖珍实寄封,比较接近“红便上的打孔首日;所贴的邮票还是少见的早期P16度齿孔、且移位的“红便士邮票;加之信封小巧玲珑,戳迹清晰,堪为可遇不可求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