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贝分类: 邮币/古董/字画/收藏-邮品-电子邮票/其它邮品
 
纪念张 清·朗世宁花鸟画 8全 一口价
 宝贝价格 :  3.20
 运     费:  买家承担
 
 新旧程度 :  全新
 所 在 地 :  辽宁 沈阳
 宝贝数量 :  4 件 
 
 
 

 

  宝贝详情

 
 

Z32 清·朗世宁花鸟画 8全 3.20

郎世宁
  翻开中国美术史,便会在介绍清朝宫廷绘画的章节内,看到一位名叫郎世宁的画家,但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画家竟然是意大利传教士。
    郎世宁的生平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7月19日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年轻时曾受过绘画训练,后加入耶稣会。1714年5月4日,年仅二十六岁的伽斯底里奥内以传教士的身份,由耶稣会的葡萄牙传道部派遣,于第二年8月”日抵达澳门。按照当时欧洲来华传教士取汉名的做法,伽斯底里奥内取名郎世宁。随后,到了北京,郎世宁居住在紫禁城东华门之东的天主教东堂内。大约在康熙末期,郎世宁便以其画艺供奉中国的皇室,开始了他宫廷艺术家的生沽。一直到去世,他在宫廷内创作了大量人物肖像、历史纪实、走兽翎毛、花卉和静物画作品。他还将欧洲的油画、铜版画以及天顶画、焦点透视画的技法传授给供职宫廷的中国画家,形成丁一种“中西合璧”的新颖绘画风格。 雍正二年扩建圆明园,这为郎世宁提供了发挥其创作才能的极好机会。他长时间居住在这座东方名园,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绘画,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还有在平面上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欧洲焦点透视画。
  雍正皇帝逝世后,接位的乾隆帝雅好书画诗文,在位期间重视宫廷绘画的发展,所以从康熙时就人宫的郎世宁仍然得到重用,成为宫廷画家中的佼佼者。 郎世宁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华,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去世,共五十一年,为二百余年前中国与欧洲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郎世宁的艺术
  郎世宁到中国后,画有大量作品,存世的有近百幅。现时所见最早的作品是画于雍正元年(1723)的《聚瑞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第二年郎世宁所画的《嵩献英芝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示了作者扎实的欧洲绘画功底,造型准确、精细,挺立的白鹰,羽毛的质感很强,弯曲盘绕的松树,枝叶掩映,树皮斑驳,并适当绘出光线照射下的阴影,使图中的物像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雍正六年(1728)完成的巨作《百骏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更是精品。这幅长卷画有一百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展现了欧洲明暗画法的特色,马匹的立体感十分强,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下面按绘画门类或品种分别叙述郎世宁的绘画艺术及其特色。
    人物肖像画
    郎世宁在绘画上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描绘的人物逼真酷肖,深得几代皇帝的喜爱。雍正皇帝、果亲王允礼、乾隆皇帝弘历以及他的嫔妃、子女等,都通过郎世宁的画笔,留下容貌。《平安春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中的一老一少分别为雍正皇帝和皇子宝亲王弘历,二人都着汉装,富有生活气息。画上虽然没有郎世宁的款印,但从绘画的风格及画上弘历的一段题诗,可以确定该图出自郎氏手笔。乾隆帝的诗曰:“写真;世宁擅,绩我少年时。人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从语气可看出,乾隆帝是十分称赞郎世宁的画艺的。花鸟走兽画 郎世宁的走兽画中,有马、羊、虎、鹿、狐、牛等,以画马最多,这大概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马是中国历代画家描绘的传统题材之一,绘画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画马高手,如陈闳、韩混、韩斡、韦偃、赵雍、任仁发、张穆等,而郎世宁画马又别具一格。他在来华前系统地学习绘画,打下较为坚实的写生基础;到中国后又接触到传统的中国绘画,东西方艺术的熏陶,为他开创一种新颖的画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至于在绘画的技艺方面,郎世宁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新颖画法。他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却能以欧洲的绘画方法注重于表现马匹的解剖结构、体积感和皮毛的质感,使得笔下的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而不像中国古代画家采用延绵遒劲的线条来勾勒物象轮廓的方法。他是以细密的短线,按照素描的画法,来描绘马匹的外形、皮毛的皱褶和皮毛下凸起的血管、筋腱,或者利用色泽的深浅,来表现马匹的凹凸肌肉,与传统中国绘画中的马匹形象迥然有别。在二百多年前的宫廷里,这种别开生面的画法,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并由此影响到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以致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时至今日还不乏传人。
  纪实绘画
  郎世宁在清朝宫廷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画幅,描绘的大多是当代发生的事件,其中有些人物和事件他都耳闻目睹。这部分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实价值。在照相摄影技术发明之前,这是再现历史场景的最佳手段。《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一幅描绘在平定西域战斗中立功将士阿玉锡的肖像画。郎世宁以他擅长的“写真”技艺,精细、真实地刻画了一位蒙古族勇士的形象,坚毅、勇敢的阿玉锡全身戎装,持矛跃马向前冲杀,画家舍去了作品中的全部背景,既富于我国传统绘画的特色,又是阿玉锡艺高胆大,冲杀敌阵如人无人之境的生动写照。 《乾隆围猎聚餐图》轴同样也属郎世宁描绘帝王狩猎生活的纪实绘画。此图为绢本设色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表现乾隆皇帝一行行猎完毕,休息、煮食鹿肉的场面。乾隆皇帝盘腿坐在黄色的座垫上,他身后是一座圆顶的帐篷,两边近臣侍卫分列,有的人站立,有的人半跪,大多数人手中持有弓箭、腰刀和虎神枪,其中一人肩上还扛着摹仿鹿鸣声的哨子;再外面一圈人,中间正在准备野餐的食品,就是刚刚被猎杀的鹿。画面左边有三人正在用利刃剥下鹿皮,切割鹿肉,另有三人则架起一口大锅,燃烧起炭火在烩鹿肉汤。在画面的中下部还有三人在炭火上烧烤鹿肉,旁边有人捧果品盒和酒具,另有数人手持虎神枪警戒,最下方有一个背着一只中箭的狍鹿走来。帐篷的背后为起伏的群山和参天的古松,山坳处有几匹马和骆驼在休息,其中一只骆驼背上还搭着一头死鹿。这幅画是一次战果辉煌的狩猎活动的生动写照。此图的款识很值得注意,右下角写有:“乾隆十四年四月奉宸院卿臣郎世宁恭绘”。在画上写明这一官职的仅此一件。 下面再以油画、铜版画这两个原产于欧洲的绘画品种,在清廷的出现,来看郎世宁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清宫廷的油画
  油画是首先出现于欧洲的画种,它的东传与传教士关系甚大。明朝万历年间来华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就带来了笔致精细五光灿烂的圣像画,这可谓是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欧洲油画。到了清朝,由于像郎世宁这样擅长油画的传教士进入宫廷供职,便将欧洲的油画技艺带进了中国皇宫。郎世宁不但自己在宫中画油画,还向中国画家传授油画技艺。
    清宫廷的铜版画
    铜版画在清宫廷出现,当然并非郎世宁一个人的功劳。但是清宫铜版画精品《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却是由郎世宁等绘制草图并在他指导下完成的。 这套铜版组画是在中国绘制出草稿,然后送往法国刻制成铜版印刷的,刻工均为法国的高手,故而具有极其浓厚的西洋风味,成为中外博物馆的珍藏品。
    回顾郎世宁在中国的艺术活动,不难看出他对于中国和欧洲之间文化艺术交流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欧洲艺术
    对于中国宫廷艺术的影响。这自然也就确立了郎世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郎世宁所涉及的艺术门类,范围相当广泛,他几乎将当时欧洲主要的艺术品种及技法都介绍到了中国。清代宫廷绘画的典型风格,就是在郎世宁传来的欧洲画风影响下形成的。郎世宁是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华的。对于宗教的虔诚信仰,使他具有一种献身的精神,而客观上却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了有益的工作。

更多邮品、更精彩文章,尽在《盛京邮刊》网站。
网址:www,sjyk,com

 


 
  其它信息

 
保修 :
发票 :
付款方法 : 使用支付宝  或 款到发货
心情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