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物极限片应首选“原照片”明信片
中国邮政报
  青山
2004-8-15
 

    从人物“原照片”的明信片上见到邮票图稿的“原图”,是制作人物题材极限片的乐趣之一,是对人物题材极限片进行图案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笔者强调人物的“原照片”明信片是制作人物极限片的“首选”的理由。
  直接采用照片图案是人物题材邮票的一种常用设计手法,在制作人物题材的极限片时,这些人物“原照片”的明信片是制作“首选”。据此制成的人物题材极限片,不仅符合“确有其物”的制作原则,更符合“确是其物”的制作原则。因为,邮票的图案就是明信片的图案,它们是同一幅照片(图1)。
  从照片上剪裁局部图案作为邮票图案,也是一种常见的邮票设计手法,尤其是对早期的、珍贵的照片处理更是如此。如1998-25《刘少奇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中的第一枚“在天安门城楼上”,是从新华社记者袁苓1965年国庆节拍摄的照片上剪裁的,原照片上还有毛泽东、彭真、西哈努克等(图 2)。1998-3《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第二枚“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的图案,是从邓小平与刘伯承的合影照片中剪裁的,明信片画面也采用了这张剪裁后的邓小平照片(图3)。 2000-10《革命终身伴侣百年诞辰》邮票是从李富春与蔡畅1956年春在北京拍摄的合影照片剪裁而成的,从这张极限片上,我们看到了这张照片的原貌(图 4)。
  此外,为了追求邮票艺术表现的多样化,避免邮票图稿的单调、乏味和因邮票图稿的简单“雷同”而引起的争议等,许多人物邮票在设计时,采用了参照照片创作邮票图稿的手法。如J.184《徐向前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第二枚“峥嵘岁月”邮票的图案,是比照徐向前同志 20世纪 30年代在西安时拍摄的一张照片绘制的。设计者将徐向前同志照片调换了180度(一说是将照片底片反置),还在徐帅胸前“挂上了望远镜”。设计者虽然没有提邮票图稿的来源,笔者还是通过明信片发现了其设计“原图”(图5)。1995-17《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第三枚“百团大战”邮票的原图,则是取材于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照片(图6)。诸如此类的人物极限片很多,刘伯承元帅、罗荣桓元帅、聂荣臻元帅、叶剑英元帅的邮票图稿都是根据他们身着元帅军服的标准像照片绘制的,还有陈毅元帅头像、邹韬奋头像、叶挺将军的全身像等也分别是根据他们的照片绘制的。其中,陈毅元帅的头像照片,有的集邮文章介绍其摄于20世纪 60年代初,笔者认为这张照片应是 1965年下半年以后拍摄的。笔者的根据是: 1965年我军取消了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着取消军衔制后的65式军服,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从照片上看,陈毅元帅身着的正是配带红领章的65式军服,且军服及红领章不是崭新的(图 7),所以,可以推断这张照片不可能是 20世纪 60年代初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