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20分单枚票家族
中国集邮报 田一戈

2005-9-14
 

      1992至1996年,我国邮政平信邮资为20分,为方便寄信使用,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大量20分邮票,不仅大套票中有20分面值的,而且还先后发行了18套单枚成套的邮票。所谓20分板块就是专指编年20分面值的这18套单枚票。基本资料如下表。

 

  由于市场极度低迷,这些单枚票10余年来与大套票中的20分票一起沦为打折票,被大量寄信使用,期间也经历过数次大小规模不一的销毁。2002年因为这些票面值低、消耗量大引起一些收藏和投资者的重视,有少量资金对其中的一两个品种进行了试探性的投资运作。尝试结果有文章描述说:“空间年”列当年全年邮票市场涨幅第一,“妈祖”列涨幅第二,《中国集邮报》“市场版”当时公布了这一数据。

  接下来邮票市场环境更为恶化。很快,“妈祖”和“空间年”遭遇公司大量货源,价位双双从每版20多元重新打折,套住了一些投资者。其余16个品种基本没有启动就全部回到了“打折票”,重新进入寄信消耗行列。这次行情的夭折,从根本上说是邮票投资的大环境不好所致,同时也说明,这些单枚票虽经大量消耗使用,但库存依然很大,如果库存不彻底销毁,这些票将和新发行的邮票一样,不管题材多好设计有多精美,收藏和投资价值都要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

  20分版票真正走向辉煌,得益于国家邮政局的政策扶持。2004年6月,国家邮政局为启动市场,销毁了1992至2001年邮票库存的94%,政策允许各地留少量与各省市本地有关的,不超过库存量的6%。20分单枚票与各省都不沾边,所以销毁基本是百分之百。虽然也有极少数不法之徒内外勾结偷出来一点,但对想扑灭20分板块的行情之火,显然是杯水车薪,无能为力了!

  供求矛盾最早暴露的是各类“礼品”产品用票这一块。各类产品开发商又想赚钱而又不想多投入,20分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一是便宜,20分比50分、80分、800分的便宜自不用说,就是比4分、8分中的绝大多数票都便宜。二是单枚成套,能够以一当十。三是20分板块题材丰富,其中政治题材、神话题材、航天题材、人物题材、两岸题材、体育题材等等应有尽有。特别还有像“七运会”设计精美,又出现致命的错误,运动员本应逆时针跑却设计成了顺时针跑;“议会联盟”明明是纪念邮票,却打印成特种邮票;“妈祖”是所有编年单枚票里唯一的一枚特种票等等,都可以吊足用票者的胃口。“礼品”用票在销毁之前从来没有票源紧张的问题,现在感到了空前的紧张。最近“延安”的价格在一月之内上涨一倍有余,就是因为六七家礼品公司用票做产品,少的用了500套,多的用了1万个“方连”。

  这些年,编年票形象极差,很少有人收藏这些东西,至少是不急于收藏。随着销毁,一些收藏者看出了“奥妙”,开始考虑弥补收藏的“缺口”,特别是看到销毁后这些票依然有“礼品”这条刚刚火起来的消耗渠道,就等于直接看到了收藏这些票的价值,加强了收藏的紧迫意识。

  近些年新邮“小版张”的“普及性”发行,和“大版张”小型化的推广,强化了集藏者收藏邮票的“整版”概念。曾有一位集邮者在网上花不少钱征集全部编年票的“整版”,互联网上“交易频道”零散的“版票”也不难成交,这都说明集藏者补缺意愿在增强,而且需求量远远大于过去仅仅是“单枚”“方连”式收藏。20分板块就有不少集藏者购买这18个品种整版全套,上海有商户专门在双休日配20分版票“大全套”。北京卖出“大全套”就更多一些。集藏者的参与,无疑加大了这个板块的沉淀。20分编年版票除了京沪两个市场日趋活跃以外,在互联网上成交也十分火暴。

  资深研究人士认为,20分编年单枚票不适合也没必要进行短线炒作,更适合进行中长线收藏和投资,现在应该是市场环境最差的时候,最差的时候就是最没风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