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是宁肯销毁也不减量?
佳欣集团
2007-11-18
 

    邮票销毁是借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邮政部门确定邮票发行量的方式,即在邮票发行期结束后,按照纪特邮票的实际销售量确定发行数量。这是我国邮政部门新的邮票发行方式,按规定,国家邮政局每半年定期对超过发行期未售出的邮票进行销毁。具体方式是全国各级邮政营业网点逐级将超过半年发行期的退缴到国家邮政局,然后经清点后,采取裁切、化浆的方式同意销毁。这种发行方式,与前些年邮政动不动就发行上千万、几千万的做法相比,这一“义举”,无疑于“壮士断臂”。
国家邮政局大规模销毁邮票,无非是想带动集邮爱好者重现燃起热情。那么,此项“壮士断臂”一般的新政“义举”是否能挽回邮迷伤心的背影呢?有相当一部分邮迷表示,销毁已经不是第一次,以前都是销票后不久就会放货,对销毁的真假他们有疑惑,因为销毁、没有集邮者的参与,只有邮政部门及国家邮政局的监管人员。并且邮政部门还迟迟不公布销毁数量。不过,他们也同时称,如果真的是全部销毁,那么邮市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回暖,“物以稀为贵”嘛!
我认为,发行之后进行大规模销毁,还真不如发行之初就减少发行量。因为一套邮票从选题、设计、审核、印刷、发行、运输、保管、出售,每一个环节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是销毁工作本身也是有成本的,清点、运输、集中、保管、再清点、销毁,也是要靠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撑的。从实行销毁办法以来,每年都要大量的销毁,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减少发行量呢?节约一下人力、物力和财力,避免一下不必要的巨额浪费呢?
国家邮政局应该从源头控制邮票打折和邮人远去的动因。本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邮票作为第一邮资凭证的功能已经相当削弱,邮票使用的渠道也逐渐减少,有的地方该使用的也不能使用。邮票没有消耗而大量积压已司空见惯,再由于发行量的不断加大,势必会导致打折票的不断产生,这样很难刺激起集邮和投资者的热情。现在每年发行二三十套新邮票,太多太滥,为什么就不能减量,每年只发行12套左右、或者控制在20套以内呢?邮政部门宁可不厌其烦的实行规模庞大的巨额销毁,也不减少新邮的发行量,我真的想不清楚,到底是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