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助民间邮刊一臂之力

河南 任南方
 

    综合各地民刊邮讯:当前民刊办刊艰难,特别是其中有史料价值的民间邮刊办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大家知道:中国凡是有成就的集邮家,都和民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借以从中补充邮品,研究史料。有的集邮家本身就是办刊者,为中国集邮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现在多数民刊办刊的艰难,是该大家助一臂之力的时候了。
    民间邮刊难在何处,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经费困难:民间邮刊多数无"靠山",完全是自筹经费。笔者虽是旁观者,但深知办一份邮刊之不易,从组稿、编排、筹印到寄发给预订户,该付出多大代价,没有一定的财力和坚韧不跋的精神是不行的。单凭收取预订户的些许订费是绝对不够的。
    其次是邮资高昂,订户锐减。民间邮刊不像官报官刊,可以大批发行。而是通过信函寄给广大订户,且邮资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增加10倍(据说还将调高),不但订刊户不堪重负,而办刊者还得赔本挣扎。尽管每期都赔本,但为了宣传邮品,鞭挞时弊,还是不遗余力地把邮刊办下去。到了难以支撑的时候,就有打"退堂鼓"的可能。那将是邮坛的一大损失。
    其三、现在民间邮刊众多,但良莠不分,其中少数虽刊名好听,实则全是目录,有的虽略见文笔,也多是介绍其售品的"收藏价值"或"增值潜力"的。名曰邮识,实则在推销其售品,史料价值不大,多数邮人不大喜欢。
    笔者所指助民刊一臂之力,是指纯邮识或邮、文兼备的民刊,助那些敢于说真话,敢于为邮人鸣不平,敢登载那些官办邮报刊不愿登的邮文的民间邮报刊,协助他们度过眼前的困难,为传播邮识做出贡献。
    现在某些官办邮报把报纸作为本单位的敛财工具,真正能反映邮人的心声的文笔不多,为邮民"请命"的邮文更少。君不见中国唯一的集邮大报,不但订价奇高,而且广告特多,特别是为推销该社编的一份"专号",竟连续占用一个半月的篇幅登载自己同一内容的广告,每期少则见一块,多则三块,其中整版的5次,半版的两次,通条中缝5条,其余多在11.5厘米到1/4版之间,而且多在头版占一块。如此反复登载同一内容的广告,该少登多少有史料价值的邮文。至于损害订报者的多少利益,他们就顾不得了。
    还应当指出的是:这是一份什么样的"专号"呢?广告载:"4开80大版",售价15元,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不妨作个比较:河南的《城市早报》去年底出了个"世纪专号",4开104版,零售价2元;同在京城出版的《北京青年报》在千年之交,也编辑出版两份对开100版(相当于某些专号的200个版面),零售价共1元6角。这样一比较,会让你吃一惊的:这个登了一个半月广告的"纪念专号"竟是《北京青年报》千年专号报价的25倍。可以设想:让如此大肆敛财的报纸去反映邮人苦衷是相当困难的。
    助民刊一臂之力可理解多种形式,当然积极订阅是其中之一,尽管订价比官报会高点,但再高也高不过那份"纪念专号"。考虑到办刊者是通过邮局邮寄的,不赔本就是大幸了。不但每期能得到一枚实寄封(碰巧还会用首日封寄报)。特别是可在官报上读不到的文稿,读后别有感受,是值得的;另外,吁请有识之士不要只迎合官报的好恶去组稿,求得"见报率"及不多的稿酬,可把真心话写出来寄给民刊,不要计较稿酬多少,最好是权当助民刊一臂之力,不求报酬,只要读者欢迎,比些许稿酬更值得。当然有实力在经济上帮助就更好了。
    说实话,笔者水平有限,邮识也非常浅薄,平时也略有短文见报,凡寄给民刊的,均不求稿酬,能赠送一份样刊就心满意足了。多年来就是这样做的。至于个别民间邮刊,既用了文稿,又不寄样刊就不好了。由此而发生的一稿两投现象和不寄样刊不无关系。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都来爱护民刊,特别敢于说真话的民刊,助他们一臂之力,帮助他们继续办下去。常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让民间邮刊来衬托着邮坛这个满园春色,为我国的集邮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