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不是唐僧肉 身上能揩多少油

河南 任南方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到底有多少会员,局外人难知详情,前两年某媒体报道称:全国有会员280多万,近两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笔者当然也无从知晓。可是笔者知道一个事实:作为一名老会员,除了每年按时缴纳会费外,不但未曾以集邮协会中得到某些权益,相反还被在身上揩去不少油水。起码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是这样。
    中国的集邮协会,除了成为专门收取会费的机构外,还成了在会员身上榨取油水的机器人,邮品印刷多了,会以各种名目在会员身上倾销;凡涉及紧俏的邮品,又会绕过会员从另一渠道抛向邮市谋高利,或者是凡分给会员一套东西,便给配上10倍左右的滞销邮品,要你处在要与不要的两难境地。再不然根本不让你会员见到。近几年各级邮司为完成增收××亿元的目标,都各显神通使出混身解数"开发"出的封、张、册、折早已泛滥成灾,动不动就向会员身上配售,使会员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对此会员早有微词。会员吁请发行"会员邮品"的建议屡见报端,可是决策部门不是无动于衷,不见行动,就是把此建议当成从会员身上揩油的法宝,不是吗?君不见不发行紧俏邮品时倒也相安无事,一经发行"紧俏邮品"对会员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自从"香港回归金箔张"因发行数太多,面值又离谱且不说,还一律不按面值出售,加上那么一片纸卡,硬是把身价再抬高一倍到六倍销售,把邮市搞臭以后,决策部门就在其身上打起了新主意;两年后趁"澳门回归金箔张"发行之际,出台了"加字"主意,并给这套名曰《港澳回归、世纪盛事》的双加字金箔张以新的编号"2000-特1",对外宣传出售,共发行500万套,以供给会员为主。这也罢了,问题出在就是加了那么几个字,立刻就身价大增,原面值100元的两枚金箔张,加字后面值未改,却要按130元出售,真乃一字千金,然而还不罢休,再加一块硬纸卡,再给你加10元,又应了"洛阳纸贵"的老成语。虽然名曰供应会员,然而会员必竟都不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有几个人能买得起,以致使这套看上去金碧辉煌的加字张,又变成邮市上的"臭老九",以致出现了这么个奇怪的现象:集邮窗口的出售价是140元,其门外摊位上的出售价是110元的双加字金箔折都少有人问津。也成了邮市上的一大景观。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让人望而生畏的《春节》邮票小版张,这套小版是继1980年9月13日发行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后,事隔20年发行的第二套小版张而倍受邮人关注,官方邮报公布的发行量是50万套,按其发行数来看显然不是专为会员而发行的,因为对有300万左右的全国会员来说,50万套是远远不够的。但不可否认,这套小版张也成了会员们追逐的目标,不可能全部绕过会员抛向邮市,为达到在其身上谋暴利的目的,某些集邮部门用此小版张做出大文章,把目标又对准了会员的口袋。从内部透露出来的消息看,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只争取到1万套,河南省邮资票品管理局利用这1万套小版张"开发"出《拜年册》等四种邮册,分发给各地市公司销售,四本邮册中除《春节》小版张属紧俏邮品外其余多由近几年发行的编年票拼装而成,如果按北京当月的邮市价算,不会超过240元,加上《春节》小版张,总价值只有280元左右,再加上粗制滥造的纪念张及邮册的制作费约40元,总计约320元左右,可在配售给集邮协会时,每套收478元,每套约溢收160元。就这样,一般基层邮协只能分到一套。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春节前还是争购对象的套册,春节一过便冷了下来,据春节后的北京邮市消息:《春节》小版张已经从春节前的每套320元跌至春节后的220元左右,使已经把包括《科年册》争到手的邮友感到又上错了船。
    以上两例,大概就是对会员的特殊照顾与优待吧!
    顺便说一句:四本邮册配套出售,只是在笔者所在城市见到的实情,究竟省集邮公司是如何安排出售的,其他地市又是如何执行的,笔者便不得而知。
    上述体会,只是笔者在本地的感受,其他各省市的会员师友们是否行使到了会员的某些权利,享受到了某种实惠,不妨也写出来,让大家"分享"你那里会员优越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