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订 新 邮 的 好 处

江南客
 

    集邮是一种收藏,收藏是一种怀旧。多年集邮下来,集邮者的思想也因收藏变得僵化守旧。比如新邮预订,也知道是计划经济最后的晚餐,也知道是发行部门对集邮者的约束,但就不敢有一点突破,勇敢地去抵制这落后陈旧的模式。每年新邮预订时刻,总是处在复杂的矛盾心理之中。试一试,决定不再预订新邮之后,就会有一种解脱的轻松与自在。
    不订新邮,并不是放弃对集邮的爱好,而是对集邮可以更专一的投入。现在新邮越出越多,越出越滥,像2001年,计划外的邮票品种基本可以与计划内的票品抗衡。作为预订户,交了预订金之后就变得被动了,好品种不供应,但增出的(包括计划内)选题,不管优秀还是一般,你都必须接受。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集邮圈内这话说不通,预订金一交,管它白菜萝卜,你不吃也得吃。不订新邮就不同了,不订新邮就是一个自由人,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2002年邮票选题中看得顺眼的,可以买一套买两套甚至买一版,遇上不顺眼,对不起,捂紧口袋,一套也不要!集邮因不订新邮有了自己的选择,从而也有了自己的个性。这真是一大快事!
    不订新邮,过去有两怕:一怕与邮友交换首日封,因邮票不能保证耽误首日寄发;二怕邮票市场高潮迭起,新邮货缺价高,我们眼巴巴只有看的份儿;但自从1992年开始,除个别年份个别品种外,大多新邮都是发行首日就跌破面值。其中像《芜湖长江大桥》甚至打到4折,听上去真让人感到心寒。就连一致看好的《昭陵六骏》邮票,也落到面值以下。集邮者的一点小私心,本指望一年集下来能有些小利息,结果新邮一套一套打折,不仅没有利息,反而连老本也搭进去了。看看近几年邮票年册,有几本勉强维持在面值以上?不订新邮,在邮市可以挑选题拣便宜,集邮的风险也基本降到最低限度。
    不订新邮,当然也就失去了缩量品种摇号供应的资格,这对集邮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损失。但想通了,也没有什么遗憾。2001年发行的缩量品种,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价格昂贵,集邮者既眼花缭乱又心烦意乱:品种繁多,又都采取摇号供应,集邮者即使预订新邮了,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品种都能满足,与其少三缺四的不全,不如一个也不要;品种繁多,如《冲出亚洲》小本片42元、《申奥成功》三联体80元等,集邮者有心集全,也未必有这么大的经济承受能力。其实说透了也就是图个新鲜,这些当不得饭吃的本本册册,能值那么多钱么?早先我们如获至宝的《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花了整整120元,可现在,只要35元就能在市场买到,这种样的品种,要了又有何益?
    近些年的邮票发行政策,对集邮者的利益不被看重,在这种状况下,集邮者依然痴心不改,就有些自作多情了。不订新邮,手里有钱,自己就是爷。把主动权拿在手上,你邮票发行部门对我们好,能够感动我们,我们就义无反顾地一条道上走到底,如果不好,对不起,与预订一摆手,就是两条道上的人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不订新邮,反过来对促进有关部门改变现行邮票发行政策,能起重要作用。
    总结一下,不订新邮居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以前居然不知。如果早一点知道,多一些人知道,我们的邮票市场,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萧条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