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类集邮中的素材浅谈

 

    开放类集邮的"开放"主要表现在思路的开放和素材的开放。思路开放主要要求"构思、想象力、创造性、特殊的主题",这是开放类集邮中最重要的。但思路的开放必须取决于素材的开放,素材是为思路服务的。传统式的集邮模式中,正是由于素材的严格限制,使思路也受到了限制,一些富有创意性的思路由于受素材的影响而不可能编排出富有创造性的新颖的邮集来。有了素材的开放,使一些不可能的思路变为可能。开放类集邮对素材的使用只有一个规定:即集邮素材不少于50%,同时对集邮素材的界定也比传统式的集邮模式更宽。开放类集邮在素材的使用上应做到多样性、独到性。 
  多样性:即在集邮素材不少于50%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多类别、多品种的素材。素材的多样性包括集邮素材的多样性和非集邮素材的多样化。
  集邮素材的多样性。突破了传统式集邮模式中对集邮素材的界定而扩大了它的内涵,可以说只要贴了邮票并加盖了邮戳的素材都可作为集邮素材。因此要多用不同种类的集邮素材。除了传统式集邮模式中可使用的各种票、封、片、简、戳等之外,还可使用纪念封、邮币封、签名封、镶嵌封、邮折、戳卡、图卡等。尤其是纪念封,由于封上的每个图案、文字都可作为信息,而且纪念封的形式多样,内容繁多,所以是开放类集邮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素材。甚至一些原来与邮政无关的素材由于贴个邮票、销上邮戳也变成了集邮素材,如菜单、商标等。在国外的一部开放类邮集中,用一件酒的商标贴上瑞典邮票,坐轮船渡过大西洋到达美国的纽约,销了美国的邮戳就变成船舶邮件成为集邮素材。
  非集邮素材的多样性。非集邮素材包罗万象,照片、火花、烟标、粮票、购物券、钱币、各类证件、……五花八门。在中国'99世界邮展上荣获开放类最佳奖的《中国戏剧》在非集邮素材中就用了照片、剪报、线装书、VCD碟片、画片、山鸡翎、入场券、海报、皮影、道具模型、乐器、节目单等。总之,只要能提供信息,能上贴片的都能使用,而且要使用尽可能多的种类,从而避免了邮品加照片的品种单调、枯燥乏味的弊病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独特性:即在素材中要体现独有的特色、鲜明的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罕,这是提高邮集质量的关键。
  一是在使用素材方面要敢于标新立异,出奇制胜,敢用别人之未用。《集邮的美味佳肴》用了许多宴会的菜单,有的菜单上贴了邮票销了戳。《中国戏剧》为了说明戏剧演员的头饰,大胆使用了两根一米多长的山鸡翎毛,贯穿于多个贴片,增加了展框动感效果。自制了京剧中主要乐器京胡的缩件,增强了视觉效果。在首页用了一本线装书,在末页用了一片VCD碟片,这些素材很平常,但用得别出心裁,很有个性,从而增加了邮集的吸引力。
  二是要多用罕品。国际集邮联传统集邮委员会主席博日·沃尔伯格在中国讲学介绍开放类集邮,现场回答集邮者的提问时说:"原则是这样的:珍罕性无分,主要是构思,因此在理论上应不受影响。但实际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有些老东西现在没有了,因此,更能吸引人。"这说明在开放类集邮的实践中为了提高邮集的质量,在竞争中取胜,不排斥一些珍罕性。特别是随着开放类集邮的普及,编组邮集的人多了,在选题方面难免撞车,这种情况下,都用平常的素材虽然允许编排,但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素材,显不出邮集的个性,也就难提高邮集的质量。如编排体育运动会的邮集,都用近期素材如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素材,就容易雷同,多人一面,多人一腔。如果用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入场券、门票、乘车证等,这些在当时垂手可得,但如今已成为我有人无的罕品甚至孤品,这就是独有的特色,体现了邮集鲜明的个性,就可以在同题材邮集中脱颖而出,以质取胜。
  开放类集邮中素材的开放为吸引更多的集邮者编组邮集提供了发挥想象和表现创造才能的广阔天地,广大集邮者必将在这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为21世纪的集邮活动带来新的活力。